在冷兵器时代,作战打仗用的工具是刀枪棍棒。
作战时,大家都知道一定要把刀刃朝向敌人,刀背留给自己,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、杀敌制胜。
今天讲的战略,就如同冷兵器时代作战时的一把刀。
战略抉择是非常艰难的事情,就像企业站在道路的十字路口,面临着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选择,任何一个选择,任何一个决定都将影响着企业的未来。
战略选择时。选对了,企业就握在刀背上,最坏的结果也会保护你;选错了,就握在了刀刃上,最好的结果也会伤害自己。
先来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——诺基亚,在这个你非常熟悉的例子中,却有太多你不知道的东西。
诺基亚的惨痛教训
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。
你可能不知道,早在2000年的时候,诺基亚就设计出了一款只有一个按键的触屏智能手机,比苹果整整早了7年。
2006年的时候,诺基亚CEO康培凯就清晰的认识到:互联网与手机的融合是未来的趋势,提出了诺基亚要成为“真正融合互联网和移动性的公司”。
而到这个时刻,苹果手机还没上市,安卓系统还没出现。
很多人会说,苹果手机产品好、人性化,文字编辑时,触碰并按住文字,可启用放大镜功能,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。
但,我可以明确告诉你,这个专利技术是诺基亚的。
也就是说诺基亚的人性化设计并不差,它有庞大的专利池,连苹果都要向它支付了6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。
既然诺基亚有这些高瞻远瞩,也有人性化的技术,为什么它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呢?成为已死去的传统按键手机的代言人。
当我们默默缅怀这一远去的巨人的时候,你有没有思考过,诺基亚的问题出在哪里?
我经常跟企业讲,判断一个企业目标能否达成,主要去看企业的机制,即企业的整体管理。
而分析一个企业的失败,则要去研究他的战略管理,尤其是大企业的失败。
2000年诺基亚就生产出了只有一个按键的智能手机,2006年诺基亚也预料到了手机智能化的未来。
但是在战略选择时,它偏向了传统的方向,它认为诺基亚已经成为了手机王国的霸主,它可以凭借庞大的实力和渠道网络来改变世界,它认为它可以引领手机的消费趋势。让消费者继续为它买单。
但是,这次它错了。
苹果的出现,安卓的普及,它们凭借不计其数的软件应用,迅速掳获了消费者的心。消费者毫不留情的抛弃了那个能砸核桃的硬家伙。
转身投入了智能手机的怀抱。
诺基亚这个庞大的地球王国,成为了瞬间爆裂的西瓜。
当苹果手机出来的时候,诺基亚轻视它、忽略它,觉得这个通讯功能差、待机时间短的破板子,肯定活不长久。
但是诺基亚们忽略了,这个被叫做iPhone的大屏幕的破板子,迎合了行业的未来发展。成为新一代的手机宠儿。
任何战略的抉择都是艰难的,但无论何时都不要忽视行业的未来,即使看到一个小小的火苗,也要好好把握,记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
同仁堂的宝贵经验
接下来,让我们看看中国老字号同仁堂是如何把握未来趋势,正确进行战略抉择,形成燎原之势。
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。这是同仁堂一直坚守的的信念,也是同仁堂金子招牌的根源。
但是,300年来,老字号同仁堂之所以能持续强大,并不仅仅是靠这块金字招牌。
20世纪末期,当西药进入中国市场时,传承几千年的中药受到西药的强烈冲击,大量的做中药产品的小企业受到了打压、走向了衰败。当中药小企业退让的时候,中药市场得到了净化。同仁堂凭借300多年的金字招牌和优良品质,在这次市场洗牌中得以持续发展。
然而,这时,摆在同仁堂面前的有两大战略选择:
一是同仁堂依托300年的金字招牌,继续抗住中药治病的大旗,高举中华制药与西药形成切割,引领并做大中药治病的市场这块蛋糕,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。
另一个选择时,在中药市场洗牌的节点,像扇子一样把产业领域打开,依托中药治病,向中药防病和大健康产业方向转移。
同样的,这个抉择是艰难的,一边是同仁堂300多年的模式和金字招牌的优势,另一边则昭示着更广阔的未来。
同仁堂没有居功自傲、倚老卖老,最终冲破传统模式的桎梏,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。最终确立了“以现代中药为核心,发展生命健康产业”的战略。
企业开始从传统的中成药向保健品、药妆等健康产业领域战略转型。
这次的战略转型,让同仁堂摆脱了医疗渠道限制,走进更广阔的商超渠道,拥抱了大健康市场,成就了一个百亿级的企业。同仁堂现在的市值为400多亿。
无论你过去的模式有多成功,无论你过去的招牌有多厉害,都不能以过去决定战略。否者只能让金字招牌成为前进的枷锁。
忽略企业承载力
中国有很多企业家,当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后,就容易出现战略的妄想症,认为自己的企业什么都能干,忽视了企业的承载力。
国内某大牌地产公司,当地产行业发展受到打压时,就妄想开启多元化政策。
进入食用油行业,卖食用油,砸下了一个亿广告;
进入饮用水行业,卖矿泉水,砸下了一个亿广告;
进入乳制品行业,卖牛奶,砸下了一个亿广告;
从地产行业到快消品行业,他有的只是钱,却缺乏快消品的思维模式;缺乏快消品的品牌优势,缺乏快消品的渠道优势。最终铩羽而归。
有钱固然好,但钱不是核心竞争力。战略抉择时,要考虑企业的承载能力。
战略是一把刀,要想握住刀背,就要杜绝三个误区:
忽略未来的发展,无视星星之火,不用未来决定现在;
过分依赖过去的辉煌,难以冲破过去的桎梏,总以过去决定现在;
忽略企业的承载力,认为财力就是一切。
文章来源:
责任编辑:
特别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,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,请与我们接洽,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