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段时间啊,我和我们行业的两位大哥:中国家具协会名誉会长陈宝光-宝哥和上海博华创始人及董事长王明亮-亮哥聊天,聊到了一个话题“家具是什么?”没想到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,竟然让我们聊的很嗨,宝哥还曾经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文章,从器具谈到艺术,又从艺术谈到了财富价值,非常中肯,也很有意思。受宝哥和亮哥启发,今天,我也想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——“家具到底是什么?”
关注我们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家居圈的人,一听到这里很多人会想啊,“家具我熟啊,我就是干这行的,你是问木材、板子、油漆、面料、五金等等材料呢,还是问开料、拼接、打磨、雕刻、涂装等等工艺呢”,或者是“我就是卖家具的,家具不就是桌椅板凳、床柜茶几沙发嘛”,是的,这都是家具最显而易见、能被称之为“家具”的基础。但是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家具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,而是从文化和人文关怀上看,家具是什么?
从最初的席地而坐到现在的垂足而作,从石器到木器,家具是伴随着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、经济文化发展起来的,家具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印记、文化传承和文明见证。就像品山须有水,流水使山陡增灵性,家具同样需要这种文化精神内涵来画龙点睛,只有这样家具才具备生命力,才经得起时间考验。
首先,家具是一种秩序。
陈宝光,宝哥在他写的“家具是什么”的文章中提到“家具是一种秩序”,我非常赞同。
俗话说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讲得就是一种秩序。一个家的秩序就体现在家具上,一方面家具的存在帮助我们分割了生活空间,让我们生活的更有条理:睡觉躺床上,吃饭坐饭桌,工作在书房,衣服挂衣柜,鞋子放鞋架……这就是一种秩序,各归其位,方便我们的生活。
另一方面,家具还体现着一个家庭不同成员中的秩序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,我们老式的床都是架子床,而且三面都有围子,是单面上下的。老爷睡在外面,太太睡在里面,为什么呢?老爷睡在主位上,太太睡在次位上,而且也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保护。按照礼制,太太要下去,老爷要坐起来,太太要从老爷身后下去,绝不能从老爷身上跨过去,那是不礼貌的,有违尊卑。这就是一张床体现的先后、主次、尊卑,也就是一个家庭中成员的秩序。
第二,家具是一种身份。
当我们选择不同家具的时候,根据不同家具的风格、材质、工艺等等,体现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品位,还有经济实力,身份象征。而在我们的古代家具中,这种身份感更加突出,从官帽椅、太师椅这些名字上可见一斑。
在中式家具最为辉煌的明代有交椅、圈椅、官帽椅三分天下之说。汉魏以前,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,自然没有什么椅子。汉灵帝时,从北方传入了“胡床”,其样子犹如矮凳,与胡床同时传入的还有一种绳床。绳是双足交叉的,可以折叠,也就是现代的马扎。这种绳床后来也叫胡床。这就是交椅最初的原型。
交椅的一个功能,就是打猎时携带。当皇帝出行、打猎的时候,得有人扛着椅子,累了让皇帝歇着,别人不能坐。在清代的宫廷绘画中,我们可以看到打猎的康熙皇帝坐在交椅上,随从都拿着弓箭站在他周围。《康熙南巡图》上也有这样的场景:康熙在船上坐着交椅,其他人都站着。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交椅的描写。《金瓶梅》第十六回,李瓶儿为了讨西门庆的欢心,特地摆了一桌酒席。书上是这样描写的:“上面独独安了一张交椅,让西门庆上坐。”表示对西门庆的尊重。
久而久之,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,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,坐交椅就变成了身份、地位的高贵象征。所以,“坐第一把交椅”也就是这么来的。
第三,家具是一种修养。
中国人讲究的是“坐如钟,站如松”,坐要有坐相,站要有站相,从最简单的坐姿和站姿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格调。
所以,我们很多红木家具、明清家具的椅子坐着都是非常不舒服的,因为我们提倡的要“正襟危坐”,要有修养;不像西方来的沙发,不仅柔软舒适,还想靠就靠,想倚就倚,再来一个“葛优躺”,舒服!西方崇尚以人为本,崇尚自由舒适,但是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原则不是以人为本,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本,修养第一,舒适第二,当它们发生碰撞的时候,舒适一定要让位于修养,我们强调的是精神,不是一个纯物质的东西。这也是一种家风、家训、家规的体现。
不仅是老百姓,皇帝也一样。皇帝最大的一个宝座,目前存在颐和园,有2.95米长,1.4米的进深,有1.85高,比我还要高,1.4米的进深,是可以躺下一个人的,那么皇帝坐在这张宝座上,实际上是四边都不靠,就像坐在一个坚硬的板凳上,对皇帝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,但他强调的是皇家威严,是皇家的修养。所以他就一定要忍受这个痛苦,大家都觉得皇帝坐那个宝座上,是非常舒服的,他坐在万人之上,坐那宝殿里,大家都看他,你不知道他坐那儿,就是坐一个板凳上的感觉。这就是中国家具所体现出的修养。
第四,家具还是一种艺术。
我一直非常喜欢这句话:建筑是凝固的音乐,家具是跳动的音符。你看,多美,这就是家具的艺术魅力。在几千年的发展中,家具的设计和建筑、雕塑、绘画等造型艺术的形式与风格的发展同步,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明式家具造型简洁、质朴雅逸,清式家具工艺精湛、雍容典雅。明朝末年著名的画家文震亨在他的《长物志》中谈起园林和家具设计时说道“随方制象,各有所宜,宁古无时,宁朴无巧,宁俭无俗”,体现了中国明式家具对于古朴大雅的追求。
在故宫珍藏着一件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,这是一个镶满外国人纹饰的大柜子,也是唯一一种古时有,但现今没有的纹饰。明清鼎盛期,要接受许多番邦的朝贡,朝贡有着严格的礼仪程序,包括跪拜的动作、站立位置、进退路线等,接受贡品后,朝廷通常会回赐丝织品、瓷器、金银等,且回赐的价值远高于贡品,以彰显大国风范,这时就出现了番人进宝图的纹饰,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。你看这就是家具所展现的艺术,所承载的文化。
我认识家具行业里的很多人,对家具艺术的追求也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。东阳卓木王红木的杜承三就是其中之一。杜承三出生于浙江东阳木雕世家,他爱家具,特别是红木家具,从学艺设计,不断揉合各流派之间木雕工艺的风格和特色,在题材、工艺、用料、品类等方面积极探索,最后创造“卓木王”红木家具品牌。可以说是从一个爱好到一个事业,从一个品牌到一个产业,一生痴迷于此。如今早已成为一代工艺大师的他,还是刀笔不辍,不时创造佳品出来,让爱好红木收藏的玩家争相收藏。
我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,木器组的屈峰说了一句话,我印象深刻,他说: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,人能从器物中观照自己,器物因而也有了生命。家具也是一样,一家一世界,家具是历史、是文明,更是我们人格修养的体现。所以,对于消费者来说,我们不生产家具,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,让家具带给他们自然纯粹的享受;我们不卖家具,我们卖的是生活方式,让家具带给他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。
文章来源:
责任编辑:
特别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,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,请与我们接洽,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