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由西安交通大学、广东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“一种基于PU/PUF微胶囊及PCL微胶囊的自修复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”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。据悉,该发明提供的自修复水性涂料自修复条件简单,合成原料便宜易得,可实现工业化生产。
涂料是一种呈流动状态,能在物体表面扩展形成薄膜,并随时间延续与加热以及供给其他能量,能在被涂饰表面牢固黏附固化,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连续皮膜的物质。在木材加工生产中用于木制品或木质材料的表面装饰,旧称油漆,自20世纪以来,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,各种合成树脂漆越来越多,故改称涂料。为了改善其外观,物理和机械性能,将涂料涂覆在材料表面上。阻止材料被大气中的水和氧气氧化腐蚀。据报道,2001年以来,全世界每年用于防腐蚀的费用约有3000亿美元。按一个国家每年的GDP值来算,占该国GDP值的2%~5%,这个数字使人感到十分震惊,深深感到涂料行业工作者的重担在身。
然而,涂料并不理想,在使用寿命期间易受到许多降解过程的影响。发现顶层附近的裂纹会损坏涂层并显着降低其使用寿命。在保护涂层中存在微观缺陷(微裂纹,针孔,空腔,机械刮擦和划痕)使得环境可以容易且更快速地到达金属。
涂层可能具有一些缺陷,例如凹坑,模痕和划痕等。涂层中的裂纹可能由于涂层材料的结晶而导致。涂层中的高拉伸应力状态也会导致涂层开裂;例如,铬酸盐涂层具有高拉伸应力值。类似地,由于涂布不当,错误选择涂层或暴露于意外的环境考察因素,涂层可能会发生降解。在长期的涂层使用寿命中,诸如温度、紫外线辐射和机械作用(划痕或裂纹)等因素会影响其物理和机械完整性,并产生孔隙和裂缝,使腐蚀性元素容易到达基材除了外部因素,涂层内部的残余应力也会在涂层中产生裂纹。拉伸残余应力将导致垂直微裂纹的产生和压应力产生界面微裂纹。如果涂层中存在预先存在的裂纹并且压缩应力高于其临界值,则会发生屈曲。这可能会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并最终导致涂层和基材之间的剥离。因此,可以说裂化会引起界面粘着并会影响涂层的机械一致性。
传统的修复方法,如焊接和修补等,完全无法恢复由于微裂纹和最终腐蚀造成的损害,因为很难检测和监测涂层内部的非常小的深度缺陷和损坏,尤其是它们的在这样的微观水平上愈合或修复。因此,对具有固有自愈能力的材料进行了检索并尝试了修复微裂纹的方法。在这方面,生物体中不同的自然发生的器官和器官是以这种自我修复能力递送,其中有时在分子中发生愈合,例如DNA修复和宏观水平,例如伤口和骨骼的愈合。
自修复涂料是一种有自动愈合能力的新型涂料,近十多年发展很快。在过去的15年中,自修复材料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研究领域。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合成具有内置自修复能力的材料,在损坏后可以快速恢复其物理和机械完整性。材料自修的能力是宝贵的财产,因为它有效地扩大了材料的使用周期。它一方面可及时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,防止进一步扩大受创伤的范围,特别在极端腐蚀的情况下,避免重大泄漏而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事故发生。它又能及时自动修复被划伤、擦伤或受损的表面,保持其表面高装饰性的美观与光泽,从而延长涂膜的使用寿命。从经济意义上讲也是很大的,这正是用户与供应商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。
诱导自修复机制最常见的刺激是机械,热或光引发的自愈。对于内置自修复材料,微胶囊是最易实现工业化的方法。微胶囊是微米范围内的球形微小颗粒,所包封的液体修复剂(核心材料),封装在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壁(壳壁)内。这些胶囊可根据所需应用封装不同的材料,如固体,液体和气体。由于化学和机械稳定性,涂层相容,无孔或漏壳壁,能够感知损害的发生,并且通过释放芯材来响应损伤。因此我们选择内置微胶囊来制备自修复水性涂料。
为了解决涂料本身被划伤、擦伤或受损的表面,最大限度还原材料本身性能,延长材料本身,嘉宝莉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U/PUF微胶囊及PCL微胶囊的自修复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。该发明采用PU/PUF微胶囊及PCL微胶囊双微胶囊嵌入涂料的方法,在涂料内部发生裂纹以及外部擦伤、刮擦等后,在裂纹处的微胶囊会对裂纹产生响应随即发生破裂,释放修复剂于裂痕处,在室温条件下,修复剂会产生交联固化从而修复裂痕。该发明在不改变涂料本身成分的同时对材料进行自修复,且修复率达80%以上;该发明延长了材料使用寿命,极大减少了材料维护的成本。
文章来源:嘉宝莉
责任编辑:李德胜
特别声明: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,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,请与我们接洽,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